在“人人都有麦克风”的网络时代,我们每天都被各种信息包围,其中不乏一些未经证实、甚至失实的谣言。这些谣言的传播范围,不再局限于特定人群、特定时空,传播速度更是以几何级数形式增长。我们每个人既扮演着信息的接收者,同时也是传播者。我们的每一次转发、每一次评论,都可能对他人产生影响。因此,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辨识信息的真伪,拒绝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,避免成为谣言传播的推手。
一、什么是网络谣言?
网络谣言是指别有用心的人员利用境内外网站、社交平台等网络介质,传播没有事实依据,且带有攻击性、目的性的不失信息。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且流转速度极快,因此对正常的社会秩序易造成不良影响。
二、如何识别网络谣言?
网络谣言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:
1.来源模糊,隐蔽性强
信息来源不明确,通常以若干图片或者视频片段的形式再配上特定的文字出现,图片和视频往往看不出明确的时间地点,造谣者借助这种模糊不清的信息断章取义地博取“吃瓜群众”的眼球。
2.传播迅速,影响力广
传播方式更加多样,借助互联网传播优势,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,裂变式极速传播,成本低、速度快、范围广,一张图片或者一个视频可能在极短时间内就能成为网络热点。
3.内容荒诞,蛊惑性强
“网络谣言”通常采用隐晦、夸张、**噱头的字眼作为标题,往往涉及普通大众的生活,极易吸引眼球,危害性极大。等到权威部门公布真相时,众多网民已然上当,甚至成为“传谣”帮凶。
三、如何正确应对网络谣言?
面对网络要求,普通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应对:
1.提高警惕:在接收到任何信息时,都应保持怀疑态度,不轻信未经证实的消息。
2.辨别信息来源:尽量选择权威、正规的新闻机构获取信息,避免轻信来源不明的信息。
3.核实信息:对于重要的信息,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核实,例如查询官方公告、向专业人士咨询等。
4.理性对待:遇到令人震惊或引发恐慌的信息时,要保持冷静,避免盲目转发,以免成为谣言的传播者。
5.积极举报:如果发现网络谣言,可以向相关平台举报,协助清理网络环境。
6.加强自身网络素养:提高网络安全意识,学习网络信息的甄别技巧,增强对网络谣言的抵抗力。